字母數字相關的動作學習計畫程序。功能不足時,眼睛輸入與手部輸出還有口部動作相關程序都會受到影響。眼睛會無法適當進行追蹤。
改善方式:
1.眼球運動。
2.練習焦距遠近切換活動。
3.玩沙包。
4.讀經,橫向閱讀直向閱讀的內容都要兼具。
因果,邏輯理解困難。
書中介紹的方法是作者設計一些題目教導孩子看懂時鐘。
盧蘇偉的書中曾提及,他學讀時鐘時,有很大的困難,他媽媽用具體的方式教他學習看時鐘,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相關資料。
改善方式:
1.再三聆聽簡單的歌曲,直到可以複誦歌詞,之後換較難的歌曲重複同樣的程序。
這是不是跟讀經是類似的?先帶讀,喚起孩子的聲韻覺識,然後讓孩子反覆複誦。
有這種困難的孩子,出口話語跟文章句子都很短,而且無法透過內在語言心中排練即將出口的話語,以致會有不得體的語言出現。
改善方法,聆聽簡單而正確的語句然後複誦。從簡單的句子到複雜的句子。
秀紅老師指導過一些有表達障礙的孩子,就是讓他們反覆念誦跟生活需求相關的語句。家長都很驚喜看到,孩子漸漸都可以說出他們生活的需求。就是相關的例子。
發音含糊不清,嚴重者缺乏節奏跟語調,會影響學習外語的能力。
改善方法:
1.讓學生練習去分辨不一樣的音素。自行跟字音的對應練習。
舉例而言,注音符號相似的字音,孩子搞不清楚是怎麼協助,帶著孩子反覆聽辨相似音的練習。
辨識記憶符號的能力有困難。
改善方法:
1.每天花時間記憶特定文字影像。
有讀經經驗的家長應該對這個能力的改善有很深的體會。
聽力正常,相似音聽不出來。
改善方式:
1.聆聽陌生的外國口音,給聽覺辨識力挑戰,刺激大腦。相似聲音的反覆聆聽辨識。
舉例,hog/fog,hear/fear,
這是不是跟中文的繞口令很像呢?
隱喻能力理解不佳。無法從錯誤中修正,沒有判斷力,做事沒有組織力。
改善方法:
1.讀寓言故事,了解故事真正的意涵。抓重點的練習。
無法瞭解他人的臉部表情跟肢體語言。
改善方法:
透過看戲劇去學習猜測他們的互動。引導孩子去思考,如果我們是當事者我們可以怎麼處理,什麼才是最好的應對方式。
常見的就是我們說感統有問題的孩子。動作笨拙。
改善方式:
1.多元的運動,閉眼進行精準的動作練習。
常常有家長提及,感統無效,我的回答都是,不是無效,是練習不夠。要儘量強化腦部原來薄弱的連結,如果沒有每天去做,成效不會好。因此盡量利用孩子幼稚園跟低年級,每天安排運動,把身體感官的能力補救起來。
口腔動作渙散不精準,出口含糊不清。
改善方法:
1.練習讓舌頭打結的繞口令。
2.吃軟硬不同質感的食物,訓練咀嚼能力。
3.吸吮食物鍛鍊口腔肌肉。
改善方式:
1.記住特定影像,然後在類似的影像中找出來。
2.利用「尋找威利」系列的書籍。
跟運動速度,肌力及動作控制相關。
改善方法:
1.學習有架構的運動,例如武術,泰拳,舞蹈,花式溜冰。
此項能力與第一及第十項,簡而言之,手眼協調,對於孩子走技職路線,影響深遠,一定要在小時候補救起來。